2014年中國水泥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提倡可持續發展,水泥行業已經發展到了全行業產能過剩的階段,需要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未來水泥行業的發展應該執行“控制總量,調整結構”的政策。即在總量上應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改進水泥行業的產業結構,取締小的水泥生產企業,支持大企業的發展壯大提高他們的競爭力。未來產品質量不穩定和環保不達標的落后的生產線將會被淘汰,新工藝會被廣泛運用。 水泥企業也會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最終形成以大集團為主導的區域性市場格局,使產業由追求量的增加轉變為追求價值的增長。
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對實現產業升級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至關重要。我國水泥行業要把技術創新放在重要位置,水泥生產企業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整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建立創新平臺,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先進的人才與技術,加大集成 創新力度。用先進的技術、新的工藝和新設備改造傳統的產業。要密切的關注世界科技發展的動向和市場的需求,在節約能源和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來提高產品的質量。
中國產業洞察網研究部認為,雖然我國水泥行業整體產能過剩,但是大部分都是普通水泥,優質水泥很少,導致優質水泥的缺口很大。而且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水泥的質量也有很大關系,混凝土強度每提高一個等級,水泥和鋼筋的用量就會減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采用優質的水泥減少了資源的使用量,符合我國節能減排的政策和可持續發展的標準。
水泥行業的綠色工業是指水泥企業不對人類社會和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同行是又做出貢獻。未來我國的水泥工業一定會向綠色工業發展。首先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現在的水泥生產技術要求來看,并不需要非常優質的原料,可以采用較低品質的原材料來代替粘土和石灰石的配料,以起到節約資源的作用。其次是采用綠色能源和可燃廢棄物燃料,充分的利用再生資源,并加強余熱的利用,利用余熱發電,最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最后要加強對污染物的處理。各個水泥生產企業都要強制性的安裝運行可 靠、收塵效率高的電收塵器,減少粉塵的排放,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最終實現水泥產業的綠色工業,這樣水泥企業才能存活得更長久。
中國產業洞察網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水泥行業總產量24億噸,增長率9%,利潤創收800億元,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高利潤回報。支撐行業如此高業績仍然是GDP保持7.5%的高速增長帶來的市場需求以及行業結構的持續改善。2014年是中國水泥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一系列主要因素支撐水泥行業的前行。
政治層面。新一屆政府把“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作為施政目標。把“簡政放權,推進結構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深化改革的核心?!胺€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是發展原則。
經濟層面。經濟學專家認為,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新增大約110萬個就業崗位。按照去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城鎮化時間表,提出三個“1億”目標:到2020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維持7%以上GDP增長速度將給水泥行業帶來持續的產品市場需求。
行業層面。41號文件是未來水泥行業發展的政策保障。產能總量有望穩定,淘汰落后速度加快,產能過剩會得到逐步化解;市場布局隨著企業兼并重組的推進會更加合理;能效和環保標準的執行會給有實力的企業帶來市場競爭能力的提升;行業自律和市場合作已逐步得到認同,行業結構調整持續改善;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的推廣,既為城市發展服務,也促進了行業轉型升級。
企業層面。水泥產業鏈延伸的理念已得到多數企業的認可,骨料、機制砂的加工、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的投資,將會為企業不遠的將來帶來綜合實力的提升;企業平均規模進一步擴大;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部分有實力的企業已嘗試走出國門,開展海外投資。